在蒋介石的统治时期,国民党内部存在一支充满神秘色彩的“秘密小分队”,这支队伍的任务通常与一些不为人知的“脏活”和“累活”相关。这些任务由戴笠直接领导的特务机构承担,外界对其行动细节知之甚少,至今很多活动都没有得到证实,给人一种扑朔迷离的感觉。尤其是1946年,戴笠在雨中坠机后,许多特务活动也随之停滞,许多隐藏的秘密也未能揭露。随着戴笠的死去,解放战争的步伐得到了加速。
神秘的“特训班”
近年来,许多谍战剧风靡一时,其中如《潜伏》中的李涯就被描绘为“汉中特训班”的高级特工,而《风筝》中提到的73名特工,也被派往延安,均暗示了“汉中特训班”的神秘存在。尽管剧集可能加入了些许虚构成分,但其中的现实背景却依然值得关注。
展开剩余84%沈醉,作为军统的“三剑客”之一,后来出版了《军统对陕甘宁边区的罪恶活动》一书,详细记录了戴笠在上世纪30至40年代如何在陕西汉中建立特训班的全过程。1937年底,军统局刚成立时,戴笠便指示军统上海区的行动组长程慕颐,组建一个专门针对共产党员的“特别行动组”。程慕颐立即回到家乡,在长三角一带招募学员,并秘密开展培训。
然而,事情的发展却因一名重要人物而加速。张国焘,曾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,自从投靠国民党后,得到了蒋介石的重用。为了讨好新东家,他提出建议,尤其是关于设立特训班的计划。这一建议被戴笠采纳,并且很快得到落实。张国焘建议将特训班从温州迁至更为隐蔽的汉中,戴笠对此表示赞同。
1939年9月,特训班正式迁往汉中,外界称其为“天水行营战术干部特训班”或“汉训班”。戴笠亲自担任班主任,足见他对这个项目的重视程度。为了便于特务渗透到延安,特训班特别招募了不少西北籍贯的学员。程慕颐和沈之岳两人,分别负责培训和日常管理,沈之岳更是一个极具潜伏能力的关键人物。
沈之岳在两党谍战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,甚至曾计划对毛主席和周总理等领导人实施暗杀。尽管延安方面频繁展开反特务行动,沈之岳却能成功潜伏在其中,避免了被揭发。这一切也显示了他异常强悍的隐蔽与应变能力。
沈之岳的秘密行动
沈之岳,最初并非自愿加入军统局。在一次被捕后,他成功利用自己冷静的头脑和一段“亲戚关系”摆脱了严酷的审讯。这个事件后来传到了戴笠耳中,认为沈之岳是一个极具应变能力的人才,于是几番拉拢他加入军统。为了提升沈之岳的能力,戴笠将他送到了浙江警校,并鼓励他阅读大量的马列主义书籍。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,沈之岳不仅精通了军事技能,还培养了深厚的理论功底,成为一名“文武双全”的特工。
据王芳回忆,抗战初期,沈之岳在上海、杭州等地曾多次成功刺杀中共党员。国共第二次合作后,戴笠认为沈之岳已经完全成熟,可以将他派往延安执行任务。他的主要任务有两个:一是搜集延安的情报;二是伺机刺杀毛主席等中共高层领导。
1938年春,沈之岳借机前往延安红军大学,经过严格的调查后,组织同意了他的申请。毛主席和张闻天亲自发电报,邀请他到西安见叶剑英。沈之岳到了延安后,自称是教授肖致平的私人助手,成功蒙蔽了所有人。虽然他在延安期间话不多,但通过与毛主席、周总理等人的接触,积累了大量情报。
尽管他受到了严格的政审,但由于事先得到戴笠的安排,沈之岳的身份最终得以通过。留在延安后,他表现得任劳任怨,逐步建立起与中共高层的关系,同时向戴笠传递着重要的情报。
任务的失败与最终结局
“汉训班”的特务输入模式非常巧妙。他们会培养一些来自陕甘宁的知识青年,以“进步青年的身份”考入延安抗大等学校。通过这种方式,学员不仅能够顺利通过政审,而且能够成功渗透到中共各个部门。戴笠也发现这种方法效率极高,并在1940年亲自前往汉中,提出要从共产党手中“拉回群众”,同时也要从日本人手中“拉回汉奸”。
到了1941年,程慕颐的侦察组已经成功渗透到多个边区,甚至进入了中共的核心层。汉训班培养的第一批特工,成功打入延安,开始了长期的渗透行动。然而,沈之岳在这时已基本“全身而退”,他并未如外界所说的那样成为一位无所不知、无所不能的超级特工。尽管他执行了大量情报搜集任务,但由于延安的中央领导人早已加强了警卫工作,沈之岳并未找到刺杀的机会。
在一次准备与同伙会面的过程中,沈之岳因恐惧而决定放弃,这一举动证明了他并非无所畏惧的铁血特工。而在此时,延安方面也逐步加强了反特务行动,并成功捕获了一名来自毛人凤手下的特务。经过审讯,特务孟之荃揭露了沈之岳的真实身份及其潜伏任务。
尽管如此,沈之岳依旧能够在延安与戴笠之间保持联系,并继续提供情报。然而,随着1941年新四军的惨败,沈之岳的行动频繁且高效,这也导致了他在国民党内的重要性日渐增加。1941年,沈之岳的潜伏生涯逐渐接近尾声,尽管他在延安的活动未能完全暴露,但他在新四军内部的“卧底”工作无疑为其后来的行动提供了重要支持。
在沈之岳离开重庆后,戴笠与他的特务网络继续扩张。最终,尽管延安的反特务斗争取得了阶段性胜利,但汉训班培养出来的特工并未完全暴露,许多潜伏特工仍在默默等待时机。
1946年,戴笠神秘死于飞机事故,许多由他单线指挥的特工网络随之断裂,潜伏在中国大陆的特务们也大多进入了“冬眠”状态。虽然公安部门曾着手调查“戴案”,并在新中国成立后抓获了一些特务,但是否能完全清除所有潜伏特工,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。
发布于:天津市牛策略-炒股杠杆app-中国十大股票软件排名榜-在线股票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